98億新臺幣。這是全臺灣銀行業在這個即將畫下尾聲的2018年打算為Fintech投入的錢。
如果再加上保險業的11億、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的13億、與交易所、聯徵、聯信、財金等周邊機構的3億,一共是近125億元,如果拿來成立一家公司,她的資本額幾乎排得進臺灣前百大了。
如今,伴隨著台北金融科技展的開鑼,2018年即將畫下尾聲。究竟這一年來金融業投入了哪些FinTech應用、又收穫了多少成果?
以下,筆者將配合自身在展中的見聞,簡單為你回顧臺灣Fintech在2018年的進展與2019年的展望。
支付類服務-國內:一行一Pay時代將落幕、金融業重建收付平台地位
過去一年,支付市場中各業者經過一輪輪廝殺較勁,勝負已有逐漸明顯的趨勢。承襲筆者在上篇所述,目前國內支付產業有開拓線上合作通路、轉進個人與小店家收款市場、挾收單行地位與信用卡業務優勢拓點、流量存量目標分立等趨勢,而以兼營支付之金融機構來說,後兩者尤為重要,而將自己重新定位成收付平台,便是目前主流的實踐手段。
目前在信用卡業務領域有相當版圖、有一定合作(收單)通路基礎的中信、台新、遠東、新光等銀行,紛紛推出將自行帳戶連結他種行動支付工具、或讓店家可以一次收受多種支付的服務(或新型POS機),但不再繼續推展自有品牌的支付或減少行銷與拓點力道(如:台新的LETSPAY電子錢包),看準的就是國內支付業已趨於飽和,但專營支付業者仍必須仰賴銀行處理金流這件事。
比起自己下場燒錢砸回饋衝用戶基數與消費額,不如場邊觀戲,讓專業的Line Pay、街口支付等廠商自行廝殺,銀行以合作通路與聯名卡提供火力支援,再坐享流量帶來的手續費就好。在戰場上的競爭者還夠多時,銀行端擔任整合者的角色,對面臨繁複支付手段疲勞轟炸的攤商來說也不啻是個福音,讓銀行的收付平台建得更順理成章。
展望明年,玉山、台新、元大、第一、新光、中信等兼營支付業者在經理收付流量上仍將榜上有名,但其中來自轉介他支付工具部分將佔多數。
支付類服務-跨境:P2P低成本小額網匯已邁入商轉、區塊鏈跨境支付要再等等
跨境支付成本有多貴?
對個人來說,通過銀行電匯的成本大約為0.05%匯款金額的手續費(最低$100新臺幣)、加計每通$300新台幣的電文費(銀行與銀行間通過SWIFT標準化溝通費用),依照全球平均個人匯款額$350美金(按照32.0匯率換算為11,200新臺幣)來計算,一次標準的兩通電文跨境匯款手續費約6.25%,這還不包含想從臺幣帳號扣款時銀行必定坑你一筆的轉換匯率價差,以及可長達1~10天的時間成本。
現在你知道為和有這麼多業者在搶攻這個市場-痛點太多。區塊鏈跨境匯款是2015年以來被廣為推崇的解決方案,金融區塊鏈聯盟R3去年也已有Barclays, HSBC, BBVA, CIBC, CommerzBank等22家銀行試行跨境匯款方案成功的紀錄,商轉似乎只差一步-
不,沒那麼簡單。
畢竟銀行是SWIFT的衣食父母,要實際運行一種繞過SWIFT(省掉佔目前匯款成本大宗的電文費)的方案,除了同業間合作外還得重定義既得利益者的地位,加上龐大的資訊基礎建設開銷、監理機關批核流程冗長,在臺灣想上線還有得等。
所以,目前跨境支付的最佳解似乎仍是以Paypal、Venmo、Circle Pay等業者為代表的P2P網路匯款業者,在臺灣則以由區塊鏈競賽脫穎而出、邁入商轉(但仍在申請監理沙盒中)的Cherry Pay一枝獨秀,憑藉其1%手續費、台銀中間價匯率、快速到帳、行動匯款的特色搶佔市場。由於已有先例,預期明年商業模式相同、引入社群軟體機器人、支援語音操作、甚至只修改UI的模仿者將陸續跟進。
(備註:由於目前匯兌業務為銀行法所轄,非金融機構適法性仍有疑慮、2018/1/23金管會雖已就跨境電子支付平台與跨境支付結算系統提供換匯、支付、跨境轉帳、儲值等服務,是否屬法規管制業務一問進行函覆,已表明監理沙盒為可能的解套方案,但目前尚無公告之准入沙盒案例)
財富管理業務:理財機器人已普及,準確規劃並實際操演是下一個看點
提到理財機器人,抓關鍵字回報資料(如:查詢匯率)、支援語音操作、推播(金融)商品資訊、UI整合資產負債狀況到了2018年底幾已是基本款,下一步觀察重點在配置建議的準確性、連接之金融產品的廣泛度、交易智慧化程度。
首先,基於基本資料(年齡、職業、所得、財富等)以外的資訊,包含:同公司旗下各款App的操作習慣、交易紀錄與頻率、甚至結合臉部辨識取得之特徵等,做客製化配置建議將成為趨勢,並可應用於實體分行客製化行銷上。
其次,落實到交易端上可分配的金融商品種類、交易的自動(智慧)化程度,則決定了機器人理財能帶進多少流量,而高度整合、個性化、目標導向的使用者介面,也有助於增加用戶實際下場交易的動機。
最後,在初始配置後的部位(自動)調整、及時投資建議的準確性,則需仰賴做為基底的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,故金融業與人工智慧、大數據等科技業公司的合作可望更加廣泛。
生物辨識:無卡提款缺乏實益、自始無實體金融/信用卡方為目標
這是一個從日常支付、操作atm、到臨櫃辦事,凡事不刷個臉、感應個掌靜脈、壓個指靜脈、驗個虹膜,好像就跟不上Fintech風潮的時代。
姑且不提指靜脈太淺容易感應不良、人臉辨識結帳花了超過30秒這類體驗問題,回到源頭,這類生物辨識到底創造什麼價值?
消費者體驗也許是很多人一開始的答案,但隨著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的紛紛投入,我們知道這類花俏的方式暫時不會帶來多少新的交易量。
正確答案,可能在卡片無實體化上。
從atm無卡提款、行動信用卡、金融卡綁定電子支付、到純數位銀行,種種趨勢在在顯示著一開始那張實體卡必要性越來越低,然而這件事在2016年底修訂的信用卡業務機構辦理手機信用卡安全控管作業基準、2017年底制定的金融機構辦理行動金融卡安全控管作業規範中,可說是隻字未提,直接把持有實體卡當成先決條件,且純數位銀行也無一例外的需發行實卡。
能否發行無實體卡,自始將其存在數位載具(平台App)裡?
以目前身分認證管道的開放情況來看,很有機會、事實上國內的上櫃公司樺晟電子也已經與聯合信用卡中心進行接洽,最快明年就能完成系統導入,第一張數位信用卡離我們不遠了。
至於能省多少錢?
依照涵蓋卡面設計、工本費、快遞、營銷、卡號申請等費用在內,每張約$150的成本來看,全國每月42.8萬張實體卡發行量就可省下6,420萬,雖然比起Fintech投入成本是微薄了些,也不無小補。
身分認證:SIM卡資訊獲准為KYC憑據、證券與金融業客群及渠道或可再延伸
2018年底,金融業迎來了讓人憂喜參半的好消息。
今年11月28日,台灣網路認證公司(TWCA)與五大電信業者正式簽約、宣布開放 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,採認手機門號作為有效的身分認證手段,可通過Mobile
ID平台由該公司向各電信公司進行實名制基本資料確認,進而簡化註冊帳戶流程。
直覺上,這對金融業無疑是一大利多:銀行與券商註冊、開戶、發卡等作業流程可大幅簡化,讓線上開戶、線上申貸、線上投保等業務不再有名無實,也搬開了臨櫃開戶這塊阻礙新血注入證券市場的大石頭,讓更多甫成年的客群能馬上被納入各種金融產品與服務對象。
然而,事實沒這麼美好。
金管會早在前一天提早表態,明示手機身分認證目前只能用於網購平台等非金融業會員資格認證,而銀行開戶、任何金融交易都還不適用。這也是為何Mobile ID與凱基銀12/8開辦的手機身分認證辦貸款產品,會成為我國監理沙盒貴客的原因。
由於沙盒試驗多為期1年,2019年想看到金融業正式適用手機認證開戶和交易恐怕還不太可能,但至少這是個好的開始。
區塊鏈:商轉方可實現動能、實驗與競賽已非競爭優勢保證
不論是服務於金融業、科技業、或仍在學的妳/你,相信都不會對區塊鏈(Blockchain)這個詞彙感到陌生。
去中心化、創造信任、分散帳本等等特性,讓區塊鏈在體育、健康、支付、保險、貿融…等幾乎所有涉及繁複資訊、多重中介的領域都有所發揮,而以JP Morgan、Morgan Stanley、Goldman Sachs 為首的金融業者也投入大量成本於舉辦各類競賽、投資區塊鏈新創、舉行跨機構之區塊鏈應用實驗等,提防著甚囂塵上的區塊鏈取代金融業、顛覆傳統、改寫秩序的傳聞。
這個趨勢可追溯至2015年前,如今,已是3年過去了。
這三年間,各類區塊鏈競賽、跨業與同業區塊鏈實驗的消息不絕於耳,每一件都讓人對未來充滿願景、懷抱希望,應用範圍一再擴張而成為生態圈導向,而包含JP Morgan、Mckinsey、Citi、IBM在內的各家權威機構也因而陸續發表了市場規模雙位數成長的預測。
但,事實上呢?
區塊鏈想在金融業發揮成本節省、促進效率等功能,背後的代價是高昂資訊基礎建設、監理與同業溝通、及組織變革成本,實驗的成果若不能放大規模、測試商業可行性,便流為空談。
以當時預測來看,現在區塊鏈商業化的腳步已偏慢,機構主導的實際商轉案例,也多針對相對簡單的業務、或限定特定客戶使用,如:臺灣市場DBS的貿易融資(目標產業預定為航運業)、新光的旅遊不便險(原已開放線上投保)等例子。
雖然不如預期,但這仍是個好的徵兆,使區塊鏈落實到執行面,以實績證明它的價值。
最後,臺灣金融同業間的區塊鏈函證平台也預計於2019年初登場,由財金公司主導、配合公股行庫與官方色彩較濃厚的華南、彰銀、台企銀等銀行、及部分企業與會計師事務之參與,將過去的紙本函證上鏈、預期效益每年達1.68億元(依照每年詢證函150萬件、單趟普通掛號$28。每次詢證函事前寄發客戶許可、客戶許可回函後,再寄達受函機構、由其回覆,共4趟約$112計算),雖然僅是區塊鏈加密傳輸與不可否認性相對簡單的應用,但也是短期內可觀察到商業實益的區塊鏈應用例證。
雖然不如預期,但這仍是個好的徵兆,使區塊鏈落實到執行面,以實績證明它的價值。
最後,臺灣金融同業間的區塊鏈函證平台也預計於2019年初登場,由財金公司主導、配合公股行庫與官方色彩較濃厚的華南、彰銀、台企銀等銀行、及部分企業與會計師事務之參與,將過去的紙本函證上鏈、預期效益每年達1.68億元(依照每年詢證函150萬件、單趟普通掛號$28。每次詢證函事前寄發客戶許可、客戶許可回函後,再寄達受函機構、由其回覆,共4趟約$112計算),雖然僅是區塊鏈加密傳輸與不可否認性相對簡單的應用,但也是短期內可觀察到商業實益的區塊鏈應用例證。
保險服務:遊戲化、客製化、數位化為主要趨勢,降低風險並增加保單量
線上投保已不是新聞,給客戶自己上門的動機才是保險業的挑戰所在。為此,結合VR體驗的教育宣導(國泰道路安全模擬)、客製化與遊戲化的保單建議(新光人生設計所)、乃至透過生物辨識的產品推介(台壽保醫療管家)等花式促銷手段紛紛出籠,為的是讓用戶放下戒心、勾起其主動踏入保險公司或其流覽其網站的動機。在產品設計方面,因金管會端審核與同業快速複製問題,國內的新型保單發展不易,但至少還是出現了與平安人壽2016年開發的平安福健康保障計畫類似、結合穿戴裝置鼓勵被保人多走路並給予回饋的新產品。
證券交易:智慧化與程式交易是趨勢所在、初學者向產品服務尤受重視
筆者曾在11月以專文探討逐筆交易制度引進後的影響:促進程式交易、壓縮小券商生存空間、導致證券商設備競賽、及增加資安防護需求。以對金融消費者影響來說,又以程式交易最為有感。
雖然奇唯的FixNet、嘉實的XQ、艾揚的Touchance、凱衛的Multi Charts與HTS等專業程式交易與金資整合軟體已經各自累積了不少忠實用戶,但針對股市交易入門者的產品也正蓬勃發展,從引導初次進入股市者的模擬交易平台、鼓勵穩定買股票的定期定額投資服務、建立以資深操盤者為核心的投資社群,到介面簡潔、可自動化執行的程式交易軟體,一步步引導初入門者接觸金融商品交易、訂定自己的交易策略,除了增加交易流量外,也為未來手機身分認證開放時,大量無經驗新戶的來臨做好準備。
小結:2018年台北金融科技展覽小感
實際走一遭,第一個感覺是每一家銀行都在刷臉(永豐刷掌靜脈)、每個財富管理都有機器人(笨拙的自動回覆對話框居多、實體機器人pepper的出席率也很高)、每家證券商都在推程式交易、每攤保險公司都在推數位保單…。仔細探查,方發現有些趨勢埋藏在一些金融新創、資訊廠商、及攤位較小的國內同業與外商銀行中,等待發掘。整體來看,2018年臺灣Fintech在各大機構主攻下,各類應用齊出,但雷同性較高、令筆者驚豔的獨創服務/產品大都出現在小家的金融同業或新創公司。監理沙盒制度的通過,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,但作為重要動力來源的新創團能否將創意投入商轉並放大基數,大型金融機構還是扮演重要角色。
期待明年也是Fintech勃發的一年,帶給我們更多對金融業的想像空間。
留言
張貼留言